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黑店

政府要成立私營醫療機構督導委員會,加強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如此煞有介事,就夠惹人生疑。但凡打開門做生意,不該是所有收費都透明的嗎? 收費本應明碼實價,根本不應有些少透明﹑大致透明與非常透明之分。如此大費周章,只是加倍彰顯了其黑箱作業的本質。 醫療程序複雜,用藥開刀均講求精準,但醫療服務的收費表卻往往是出奇地簡單籠統。 病人入院時只獲告知房租若干,醫生診費多少,其他收費最多的「細」項一概隻字不提。小如紗布棉花球就別說了,大至化驗﹑藥物、護士診療、手術室等均價單欠奉。標準服務諸如生仔,亦只有套餐價,無à la carte單項價目可供參考選擇。病人踏入私家醫院,便是肉在砧板上。 今時今日,在茶餐廳加冰、改丁、煎蛋轉炒蛋,每樣加幾錢都白紙黑字,連最會虛張聲勢的樓盤也要開售前發放價單,家居裝修車輛維修全都在動手前先報價,試問香港還有甚麼生意可以埋單計數時方往往給人一個驚嚇? 事前無清楚報價,埋單時亦難得糊塗。才上月,小女兒因氣管問題半夜到一私家醫院求診,一住三天,出院時帳單上只有幾大分項包括膳食﹑藥費﹑醫生費等的收費。院方之能發出帳單,想必清楚掌握每項收費如何計算吧? 但當我要求細列收費時,護士們彷彿如臨大敵,也即顯示大概大部份病人都乖乖付錢出院了事。然而,千呼萬喚始發出的詳細列表,在核對過醫療牌板紀錄後,卻發現是錯誤重重。結果,八大項收費當中,有一半都多收了,合共多收金額約一成。 可憐一般市民未必看得懂牌板紀錄,危急中亦不記得打了幾次針吸了幾次氣,根本就無足夠知識偵察帳單的錯誤,更遑論就錯誤的帳單去對質。據報,衛生署過去五年收到四十三單有關私家醫院收費的投訴。 這些僅是肯費時失事去核帳的個案,背後尚有幾多寃枉錢消失於私家醫院紊亂封閉的行政中? 私家醫院的職責,理應是分擔公立醫院的沉重工作量,為市民提供更佳的服務選擇,卻不知幾時起它們成了無王管的獨立王國,只求不斷擴充生意。只是賺錢也應賺得光明磊落。有價事前不報事後也不列,實有搏大霧之嫌,如同黑店。 (原文於七月二十四日刊登於信報)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枕邊話

臨睡前,大女兒總會用小手捧著我的臉,親我一下,鼻尖貼鼻尖的喃喃傾訴:「媽咪,我好鍾意你呀,我好錫你呀。但我唔鍾意你返工喎。」然後用她的一雙黑眼珠盯著我,懇切期待我的回覆。 每晚如是。 在日間,當我營營役役時,她也不時會拋下這麼的一句半句,甚至快人一步,先跑到大門前擋著,不讓你外出。但是要趕忙,再內疚也得轉身走,也就無時間把小朋友的說話沉澱和消化。小人兒倒很聰明,知道黑漆漆的被窩世界只有媽媽和她,容不下電話電郵和工作,也就是這個時侯的pillow talk最讓媽媽聽得入耳。 孩子說話簡單直接,所要求的也很卑微,就是要媽媽陪著她。再說,這不也是自己所想的嗎? 多少港孩寧願跑去扭著家傭姐姐的腿,也不讓爸爸媽媽抱。 年年月月下,教養孩子之重任也就迫不得已﹑不多不少交託給那位別人多付一千數百月薪即會馬上辭職轉工的陌生人。 難得寶貝女兒日夜要黏著自己,算我走運了吧! 但是,成人世界畢竟複雜得多,我既想陪伴兩個寶貝成長,每天帶他們遊山玩水,多跑多跌多看多碰,而不是被困在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及佈滿軟墊的冷氣遊戲室內。 同時,我的小小自我又想在家庭外闖出一片天,幹出一點點成績,挑戰一下自己的能力。 當雙職媽媽的,大概每日也在十字路口徘徊。好些媽媽就是這樣內心不停爭扎,年復年月復月,直至某一天,發現孩子發展偏離理想軌跡,才得狠心放下工作,全職投入家庭,卻要多十倍百倍力氣方能撥亂反正。 也因此,對於早前特區政府倡議多建托兒所及育嬰院,好讓全職媽媽重投勞動市場,我特別氣結。家裡添了孩子從來都不應只是添雙筷的事情。現今港媽的矛盾是,事業放不下,孩子卻眨眼便長大了,自己年華老去之餘也錯過了跟子女建立親密關係的黃金歲月。社會上多少青少年問題,歸根究抵,也是跟兒時少有父母陪伴左右有關。 下筆至此,女兒已經多番敲門催促,高叫著:「媽媽媽媽,我要你吖,唔好做野吖」,迫令我現身陪伴。我知道,她期待我有日會回答:「好啦! 我不再返工,就是陪著你!」但是,我的回應一直未變:「我好鍾意陪你玩,但又好鍾意返工喎。」 這答案說出不討好的現實。 家庭與工作之間如何取捨,可不是揀A餐B餐那麼容易。 (原文於七月十七日刊登於信報)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幼兒競爭力?

首屆全港幼稚園通識問答比賽日前舉行,逾200間幼稚園的學生要先經遴選,再分組在台上對賽,並以淘汰搶答制選出終極勝利者。恕我保守,通識者,即常識啦,應是從日常生活吸收得的知識,要另設科目教授已經有違原則,現以公開比賽來廝殺KO,就更莫名其妙。 比賽圖片,已足夠見者心酸,一大班才幾歲的孩子,在陽光燦爛日子沒在戶外蹦跑追跳,卻正襟危坐在冷氣房內,每人頭頂耳筒,手上一隻平板電腦在答問題。據報,搶答環節還有參賽者因題目太難,當場啕嚎大哭。 我已經離開校園多年,但午夜夢迴回到試場,心跳加速額頭冒汗的緊張仍久久揮之不去。為甚麼有家長會自願把幼兒提早往這種壓力場上送? 是的,虎爸媽們有套邏輯理論,可稱為「反正遲早,不如現在」。他們會說,反正遲早孩子都要面對社會競爭,不如現在就讓他們適應啦! 反正遲早孩子都要承受各種壓力,不如現在就先體驗啦! 但我也知道,心理學有一分支,叫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是人類尤其兒童隨年齡增長的心理改變。叫得發展,即是一個過程,而過程中每階段都有其里程碑,age appropriate是重點。兒童心智發展在六歲前,對合作及競爭的概念模糊,所以六歳以前,應當先鼓勵孩子多參與合作性活動,直到他們自我成長成熟,能掌握競爭的規則及道理,才讓他們參與競爭,面對勝負。太早把兒童拋進競技賽,自信心受打擊,壓力影響生長荷爾蒙,餘下的賽道可不好跑了。 想像那些三四歲孩子因為問題太難而嚎哭,我想問:為人父母者,你還記得嗎? 僅幾年前,你摸著肚子看著瑩光屏上的小心臟咚咚跳,心裡祈求𥚃面的生命只要健康便夠了。也是不太久遠前,在經歷嘶裂劇痛後,你望著那張皺皺的小面孔,只想他/她一世快快樂樂便好。才幾年時間,這些祈願都像陣痛一樣被忘得一乾二浄。孩子的健康與快樂已被taken for granted,爭勝突然成了大前題。父母在迫孩子囫圇吞棗地把一條二條通識問題背誦下去,卻沒有發現最健忘的,是自己。 (原文於七月十日刊登於信報)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跳海絕食後的下一步

中環尚未被佔領,小城已頓失秩序。 數名壯男忽爾對著維港提腿便跳,上演「驚天動地」的跳海一幕,可憐拯救他們的消防員,吞了不少維港海水。烈女在政總外紮營,以「絕筆」公告天下,聲言無限期絕食,一番折騰瘦了九磅送院救治。據報,烈女最終在盟友的強大壓力下,被迫邊喊邊食,可憐肚腹受罪長達一星期,飢暑交迫,剎是煎熬。 古有屈原投江以死明志,近有雞販跳海控訴殺雞令,素來以死相諫,都有一種有寃無路訴的壯烈。今日的壯男烈女「以死相迫」,為的是反佔中—他們使出以違法抗違法、以激進抗激進的怪招,若只以一句嘩眾取寵來總結之,是委屈了他們。行動背後,想必有甚麼別出心裁的邏輯驅使。例如,他們可是以東施效顰方法,企圖拆穿泛民的西洋鏡,拆掉對方道德高地? 親建制人士𣎴惜抓破面孔,做出小丑劇一齣,無非想令大家明辨是非:看,絕食遊行跳海,板斧而已。小丑與影帝,都是戲子。各種示威姿態,不過是騷一場。 六月的最後一個周日,光怪陸離的騷一場接一場:婦女團體到政總請願,要求政府關注社會上鼓吹青少年公民抗命的歪風;工商團體發動汽車慢駛遊行,抗議佔中威脅本港秩序;愛港單位遞交3萬個反佔中市民簽名,敦促政府尊重民意;連佔中公投的票站外,也有老人家拿著印刷統一精美的「感恩祖國」標語,自稱行完山自發而來。如此下去,愛國愛港人士可會恨鐵不成鋼,以子之矛,撃子之盾,發動「佔西」,要求政府取締反中亂港組織,以維持香港繁榮穩定? 建制中人竟要走到街上,還將反對派的技倆發揚光大,實在是違反「沉默大多數」的常理。既在建制,何需走上街頭? 放眼世界,大概只有在政府高壓操控的國家,例如北韓,才能動員出像樣的戲碼。以上這些不倫不類的劇目,正反映了香港的困局--我們的社會極度開放,但我們的制度卻極不民主,由此才衍生出尖銳的矛盾,令內耗磨蝕人心。 要民心回歸,民主路上大踏步向前走才是,怎麼竟是逆開放而行,加強操控? (原文於七月三日刊登於信報) _完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