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特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特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不見浮雲,只見烏雲

傳媒愛打落水狗,一棍一棍,吽下吽下,不消一個月便把特首民望砌落48.4分,首次考試不及格。

我們不妨回顧壓死駱駝的最後幾根稻草——慳電膽「明益」姻親/兩電;弟婦疑似獲特事特辦;和最後一根——閉關靜思後仍然沉不著氣,向傳媒開火事件。其中最後一根亦最具殺傷力。

首先,傳媒不怕漫天戰火,只怕天下太平。難得有人全副戰鬥格還擊,豈有不迎戰的道理? 況且,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要刀下留人,本應態度謙卑(這不是曾特首每天的早禱嗎?),坦坦白白的有話直說好了。

傳媒的力量,難道特首辦上下還未能深刻體會嗎? 偏偏特首選擇由自己親自單挑傳媒,大罵個別報章「無中生有、惡意中傷、捕風捉影」云云。策略上,此做法等同挑釁,自找麻煩。

形勢上,特首面對烽煙四起,本已撲火不力,還憑甚麼向傳媒還以炮火?憑民調?蜜月時期還可以;憑認受性?則更是從來不曾有過——無論換上誰當特首,只要不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其資格總會被質疑。

先天不足(只有八百人擁護),後天失調(北有垂簾,西有金手指,前有「不」集體負責的行會,後有不知向誰問責的問責官員),特首要順順利利熬多兩年幾,還得真心誠意地就自己的講稿發言身體力行——「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備受尊重,身為特首,會接納社會部分界別不認同其工作和批評。」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跑馬仔

2012特首是誰,你我或沒權話事,但看著準候選人抱著琵琶熱身,還是挻有趣的,尤其當兩人剛巧同一日發功。

「量地英」向來一副胸懷大志,惟予人感覺深不可測,觀眾緣累事也。原本上talk騷,風花雪月一番,慢慢軟化其古肅形象,未嘗不可。然而,連簡簡單單的「永遠不會再說永遠」道理,出自他的口,就是叫一般小市民不明所以。

據報,他說如果早知香港回歸後會遇上亞洲金融風暴,自己當年或不會言之鑿鑿聲言「 N屆都唔選特首」。他當特首與否,跟經濟好壞有啥關係?即使當特首的是他,港元是否即可免受大鱷狙擊、業主是否即可免受負資產之苦、香港是否即可無懼上海迎頭趕上?他在說「造福港人,捨我其誰」嗎?還是,變相承認自己對香港情況不夠掌握,又連萬物包括經濟皆有循環也不甚了了?既然如此,何不直說世事本無永遠,當年情急智不生,說多了而已。他卻偏要把簡單道理,說得諱莫如深,終日不苟言笑、作憂國憂民狀。性格嚴肅認真,言行謹慎,非戰之罪,但四萬般的笑容(笑面虎除外)就是能迷惑人,這是客觀科學事實。

相比之下,英年少爺的言論雖則聽來「童子軍」了些,但卻可把自己的「缺點」包裝成「優點」。他為官多年,無風無浪,輿論從無說他英明果斷,視野非凡,只讚他「腳頭甚佳」。他也樂得暢談領袖本應有胸襟,容納比自己「叻」的人,聽取各界意見,不能以精英自居而「一言堂」——管理課之老生常談也。雖然他疑似有意無意讓媒體找來黑面煲呔作比較,踩低老闆去抬高自己有欠大體,然而,一副和顏悅色,小城觀眾還是受落的。

首回合,勝負明顯。未來兩年多,兩人過招機會多的是,只是無論是誰跑出,都是一樣。「英」字,就是給中央的「央」字戴個花冠,其實都是中央的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