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地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地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講一套 做一套

大罵人家無良心的,原來也未必有良心。大聲疾呼要追究責任的,原來會反過來禁止受害人討回公道。

才上月,溫總再次走進平民百姓家,以包青天姿態說著:「在這事件(毒奶)中,暴露出政府監管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業缺乏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沒良心』。我們不僅要追究領導責任,對這樣的企業,也要堅決整頓、處理,一個也不放過!」有領導代為出頭,圍着的民眾頓時掌聲雷動,反應準過《歡樂今宵》的「請鼓掌」。

這一幕,全國人民歷歷在目。豈料真正要搵人出頭時,卻處處碰壁。據報,司法部竟要求各地律師,不得接受腎石娃娃家人的相關法律委託。事關釘牌,有心律師陸續打退堂鼓。即使有特別硬骨頭的所謂維權律師敢於行俠仗義,據說,法院亦已奉命拒絕受理有關訴訟。一如習副主席早前訪港時留下的格言,行政及司法在內地向來就是如此合作無間!

全盤封殺,投訴無門。歷史就是這樣不斷地重複──四川地震,溫總又是第一時間飛撲災區,拉着孤雛的手悲天憫人說「政府會管你們的。」其情之真意之切,聞者無不下巴震震。那些埋於豆腐渣工程孩子的家長們又當真了,跑去申訴這控告那,以為追求真相和公義,追究責任,是得領導人背書的。結果卻反淪為被打壓的一群。

訴諸法律,排難解紛,大概只適用於法治社會;領導人的承諾一言九鼎,也只適用於民主社會。內地,就是兩樣都不是吧!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不讓歷史重演

整天的賑災籌款演出,四川這段日子所經歷的磨難一幕幕重播著。救人、自救及被救人的堅毅和勇氣,都令人肅然起敬。

大自然力量巨大,人,相對渺小。也許因此,地震之後,不時聽到有人說,即使以今天的科技,要準確預測地震,依然是不可能的任務。

然而,預測的精確度是一件事,有否預警和教育又是另一件事。

北川的民眾受訪時便直言,他們從不曉得自己安身立命的家園,原是處於地震帶。更遑論接受過甚麼自救、避難的教育。

傳媒陸續披露追查,揭示512之前,專家文獻、震前預警通報,證據確鑿,彰彰明甚-一年前,內地地震專家在權威學報《地殼》發表北川地震帶地震可能性研究論文;其他研究員也相繼提出四川在兩年內有至少五級以上地震的分析;以至震前兩個月,地震先兆不止見於精密儀器,汶川縣多個鎮都分別就不尋常的山體滑坡事件,發出地質災害緊急通知;同期,地方的地震局也兩次向中央發出地震短臨預報。

好了。原來單位內部都多番預警了。那又做過些什麼呢?這不單是四川人要問的問題,全中國人也想問

過去的無可挽回,但起碼要讓歷史成為歷史,不再重演。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黑白之間

搭棚上妝,一心巡回全球演台好戲,諷刺地只獲老外們大喝倒采。那高舉的奧運火炬成為形象災難-中國,被視為以大欺小、壓制自由的化名詞; 火炬到哪裡、噓聲便到哪裡。縱使成千上萬同胞在聲撕力竭地解說,當全球記者在西藏被下逐客令時,始終百辭莫辯。

這才是個多月前的事。

然後一記痛擊,重傷倒地。國際形象卻來個大翻身。據報,最新一期《時代》周刊就以「中國站起來」為封面故事,道盡人性光輝的一面。無他者,坐言起行從來便勝過山盟海誓。今次地震中,新聞自由被尊重,透明度之高從未得見!

一眾老外大記者在災場親眼見証,領導大聲公御駕親征,坊間民眾又無分彼此、捨己救人。連傷殘乞丐也趕來捐出他的全副家當!中國人,一改各家自掃門前雪,紛紛捲起衣袖當義工,體驗公民社會的自覺動員。西方傳媒也為之動容。就這樣,形象改善了,雖然代價委實太過沉重。 

如此急遽的形象逆轉,卻又是一次見樹不見林的經典示範。新聞台板,時間篇幅有限,主角總得分配好位置,你不是岳飛,就是秦檜,就是不能亦正亦邪。但現實世界,又何曾如此黑白分明呢?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來不及傷心

「我想傷心,能給我時間嗎?」北川縣一位幹部說。他在地震中痛失包括他兒子在內的15位親人。災後首五天,他全情投入救災,合共只睡了七小時,根本無空間釋放及感受悲傷。

所有在災區前線工作的人,大概也遇上類似情況—使命感驅使自己在哀鴻遍野下,仍然忘我地向前衝,緊閉著淚腺,力求完成任務。 這包括一眾參與救災的官兵、義工及奔走災區的記者。 他們安全撤離最前線的同時,卻連災民撕裂人心的哭叫聲、那層層疊的屍體影像等都一併帶走,悲痛、驚惶或方湧現。據報道,部份記者回港後不自控地感到哀傷,又不斷發噩夢,或根本未能入睡。 經評估後,有人相信已患上早期抑鬱症。

初時,大家還沒想到有多達近五萬人被埋在瓦礫下吧? 第一批到步的,愈走愈深才發現原來走進了人間煉獄。災民向他們哀求,將慘況如實報道,期望盡早獲增撥資源,救出被困的親人。但在四川的天空下,採訪災情的也淪為災民,生命受著威脅。 要安全完成採訪也真叫累人,那來得及悲傷?

全國哀悼期剛結束。 但對這批經歷浩劫,平安回來的記者來說,思緒卻剛沉澱,情緒才剛湧現。這恐怕並非僅一兩位記者遇到的情況。希望大家都盡快走出噩夢。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衷心致敬

當所有人都在慌忙逃命時,他們卻逆人流而上,徒步幾十公里,自願進入名副其實的人間煉獄。

他們,不只是為了「打好呢份工」,不!而是克盡天職,紀錄事實-天道的不仁、人道的頑抗,和人性的流露。
在大自然的浩劫下,眾生平等。他們跟災民同樣面對挑戰意志及體能的困境:

走的,都不是路,是碎石爛泥瓦礫和積水。呼吸的,都不是空氣,而是中人欲嘔的屍臭味、閉人氣管的沙塵。裹腹解渴不足、晚上席地而睡。山上搖搖欲墜的大石何時衝著自己滾下來,誰也說不準;災民背著被舖、結婚相,甚至死去親人的屍體逃亡;他們則掮著沉重的器材向前衝,一路還要確保電源充足。面對餘震隨時來襲,一起無助和惶恐。還不止,一旦崩堤,全城淹沒-他們又跟災民一起發足狂奔,逃離死神的追擊。 而面對那些被死神遞著、動也不動的人,他們卻要抑壓情感,為你我報道。

他們當中,首批到步的早已身心透支,陸續換上第二梯隊。但據說,有人使命驅使,拒絕換班,繼續往頹垣敗瓦裡鑽,誓要鑽進更多尚未曝光的死城。

他們是為我們在四川奔走的記者。部份是我以前的好同事。

謹此向所有尚在煉獄中、剛完成任務歸來或正趕忙踏上征途的記者們致敬。祝平安!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分清輕重

神州大地搖撼。溫總理風塵僕僕趕抵災區前線,貫徹他的「情為民所繫。」所繫何者?那些困在瓦礫中的、家園盡毀的、饑寒交逼的、摰親血肉模糊又或生死未卜的。由此牽動的情緒,實如溫總常掛口邊的,「很揪心。」

時間就是生命,災後七十二小時尤其重要。溫總在六小時內迅速抵達災區,指揮救災,就是要盡全力救人。

與之成強烈對比的,是北京奧組委的反應。事發超過24小時後,他們仍然堅持「四川地震震區不在奧運火炬傳遞路線上,所以傳遞活動將按計劃進行。」罵聲四起下,當局方決定「縮减規模、簡化程序、注重簡樸、講求實效」。

國難當前,人民保持冷靜沉著,緊守崗位是錯不了。但現在,死傷枕藉,哀鴻遍野。傳送火炬,有何「實效」? 搶救災民方為全國上下首要工作。大家都在忙著雪中送炭,錦上添花的還是留待太平盛世時再續吧! 誰願火炬在海外遭到連番「蹂躪」後,回到國內亦招非議?況且,根據早前公佈的路線圖,火炬將於四川省七市傳遞。當中,也正包括重災區之一的綿陽。

勉強傳下去,只會吃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