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我們還有100年嗎?

香港的上空,就是跟銀河星星絕緣了? 平日的夜空只見霓虹光芒,即使「地球一小時」的晚上,全城「熄燈」也不見半點星蹤。香港,畢竟太璀璨了!又有指,熄燈而以洋燭代之照明,排出的溫室氣體其實更多,活動適得其反。

看不見星星,做不到減排,「地球一小時」還是喚起全球人愛錫地球,珍惜資源,關注暖化的。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跟天文台合作的Roadshow節目《救亡16度》,全球的地表平均氣溫已經達到攝氏14.5度,如果多升兩度,地球即會「萬劫不復」;而以目前的暖化速度,大約一百年後就會達到16.5度!

據說,高溫令雨量減少,農作物因而減產,難怪主婦們投訴米糧沒有隨金融海嘯而減價,反而愈升愈有;高溫又令雀鳥提早產蛋,昆蟲卻來不及產卵,雛鳥生下來便會餓死;高溫又令海洋生物陽盛陰衰,男女比例會由目前1:1提高到3:1,即面臨絕種危機!

如果我們連AIG、Citibank的滅絕也承受不了,我們可以袖手旁觀?食物鏈從此斷纜,我們怎知人類會否「他朝君體也相同」?繼續下去,距離16.5度,或許並沒有一百年。節省資源,不應限於一小時。由奢入儉的確艱難。然而,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畀條路萬物行下,就是我們唯一可做的。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你睇我唔到」

YouTube又獻新猷,繼香港的「福佳始終有你」之後,內地最近熱播惡搞兒歌「草泥馬之歌」,又有疑似武警狂毆疑似西藏喇嘛片段。

據報,中國政府因而忍無可忍,在過濾關鍵詞的軟件雙拳難敵千手的情況下,一刀切—索性網絡鎮壓,把整個YouTube封鎖,廣東人叫「無眼屎乾淨盲」,周星馳叫「你睇我唔到,你睇我唔到」。

實情是,喇嘛被毆片段的觀看次數勢必直線飆升,「草泥馬之歌」將會熱唱全球,成為另類中國國歌。這些,全拜中國政府的「絕地反擊」,為網上千千萬萬片段中的其中兩段,送上光環,叫全世界看到,中國政府學著周星馳傻呼呼地唸唸有詞「你睇我唔到」的窘相。

這是中國政府屢試屢敗的伎倆——為消滅敵人,不惜一切,卻在變相把敵人捧成英雄,自製困局。

最經典例子莫過於陳水扁。早知他只是平庸貨色,那當天捧他們上位豈非愚不可及?

或許我真的不懂複雜的政治和歷史背景。近年,中國政府為應付內地網民,疲於奔命。其實,誰是敵人? 是YouTube嗎?是網民嗎?還是其他? 政府認清了沒有? 戰略搞對了沒有? 互聯網年代講求創意,大可來一場文鬥,出奇制勝,而並非「你睇我唔到」。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給牠一條生路

「漁護署警告,將會加強海上巡邏,嚴防市民出海滋擾座頭鯨……鯨豚專家也說,若鯨魚再受騷擾而無法游走,最終可能命喪香港否!」電視台一邊轉述呼籲,一邊在海中心作「現場報道」,為大家緊貼座頭鯨的游弋。在同一海面的,應該尚有其他傳媒派出的船隊,和受傳媒報道所吸引的八卦市民,雙雙攜手阻礙鯨魚游出生天。

據說,座頭鯨天生好奇,今次不幸遇上好奇心比牠還要強的香港人。一連數天,傳媒慌死牠會游離香港,失諸交臂,蜂擁前往捕捉其泳姿。 怎麼座頭鯨「親民活潑」、「側翻轉體」,「舒展巨大胸鰭」、「做出招牌擺尾及翻騰動作」等,彷彿奧運金牌運動員又再來港獻技。這場繼鱷魚貝貝後,又叫都市人神往的野生動物真人騷,既免費,又能掀起熱話,傳媒又怎會錯過?

上次貝貝雖然賠上畢生自由,但總算保得住性命。今次只怕座頭鯨最終會死於觀鯨船下。

專家說,香港水域無足夠及適合座頭鯨的食物,牠現在只靠體內脂肪支持 ,如果繼續受船隻引擎聲所迷惑,可能無力游出公海,重投失散的鯨魚大隊。這些性命攸關的警告,傳媒都是清楚明白並作詳盡報道。然而,香港人再次讓好奇心掩蓋愛心。年初一的唐狗黑妹事件,或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最後,似乎無可奈何也要呼籲:漁護署,請立即執法,不要讓座頭鯨再被滋擾。不然,牠葬身香港水域的話,怪罪起來還是你們承受的。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唔好逼我!」

1992年的萬聖節,16歲留美日本交換生服部剛丈,前往朋友家參加派對,豈料摸錯門口。 迎門的以為來者不善,拔槍大喝「Freeze」。服部同學才在美兩個月,英語水準是與典型日本人相若。同行朋友相信,他當時誤以為對方說「Please」,竟退後一步。然後,「砰!」,子彈在服部胸前開了個洞。死亡。

言語不通,可以致命。

日前馬頭圍開槍案不期然令我想起上述悲劇。據報警員最初是以英語向該南亞裔人士要身份證,對方拋下一句「No」轉身便走。警員制止,對方襲警,之後警員全粵語廣播︰「放低武器……放低武器……警察,咪郁 ……唔好走,(唔係)開槍!」最後,警員高叫︰「唔好逼我!」不知道南亞裔人士聽懂沒有。只是,11秒後,「砰!砰!」

美國人從未自誇會兩文三語,叫你「Freeze」,全世界的人民都有「責任」明白,否則只好自歎倒霉。但香港不單是「國際都會」,而且法定語言是中英文,政府有責任按需要雙語提供服務,包括執法。而且溝通,也不一定要出口成文。自從高官把「360」以「英語」朗讀成「衫碌拎」後,大家對語文要求已經降至「明就得」的水平。街頭英語,如「Stop」,「Don’t 」,「Warning」,「 Fire」,以作最低限度的溝通,並非苛求。

「唔好逼我」應是地鐵早上繁忙時間女士們大聲說的,不是男子漢執法時對著疑似外國人說的。

言語不通,可以致命。

警隊的語言訓練,跟射擊訓練一樣,同等重要。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大笨象不再跳舞時

過去數十載,港人年復年,月復月,營營役役,辛苦搵來志在「餵大笨象」,只因深信他安全又保值,袋袋好平安。風水師麥玲玲就是其中經典人辦: 「自從媽媽死後,與我相依為命的,就只有大笨象矣。」儘管早有人質疑又唱淡,港人一般對大笨象仍然「執迷不悔」,前線血肉長城,後方堅守陣地,以為生還者必然是強中之強。然而,多少孩子的大學基金、女兒的嫁妝、打工仔的退休金以至一年一個的聖誕鐘-如塌方驟至,一併活埋。

乍回首,大家都茫茫然,早知淪為陪葬品,何必日夜埋首苦幹?何必忙得連阿媽來電也不曾談多過一分鐘? 何必明知阿媽多番提醒今晚煲了靚湯,只望多見自己一會,你卻總是播完晚間新聞還未回家? 何必為嘗「花瓜」蘋果醬,而忘記家裡的節瓜鹹蝦醬;為喝馬賽海鮮湯,而把老媽的青紅蘿蔔湯擱在一旁? 直到有天,老媽的湯成絕唱,才發現陪著自己的只剩一疊沒有價值的雷曼票據,或一疊百三元買入的大笨象股票,倍添淒涼。

「一個人嘗盡山珍海味,比不上一家人吃一頓家常便飯。」 這是小說《品香飯店》的題旨,下月就搬到演藝學院上演舞台劇,在此大時代中份外貼題。 試問「信仰」幻滅,還有誰可付託?還不是那個隨時為你「滾番熱啲湯」加「等門守夜」的老媽?

才子說經濟衰退蕭條正是文藝復興時,因火箭專才即使跑去當藝術家,也再算不上是奢侈。我同意,更希望這是大家回歸家庭,重新享受天倫樂的時候。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14歲媽媽

港版14歲媽媽,在網上盡訴心中情,並展貼多幀腹鼓隆隆的照片,惹來一番網絡欺凌——謾罵、嘲諷、詛咒,兼而有之。有人罵她不知廉恥,敗壞風氣,禍延下一代,並由網上鬧到報章上。

一發不可收拾的噓聲,大家或會說,是少女自招的。如果她像張栢芝一樣,自我判監守行為,待BB出世後返過來怒插BB的父親,她定會贏盡同情分,人氣急升。 但她不懂計算。 又如她像政府反家庭暴力宣傳片中的阿蓮一樣,完全失去自我,從不發聲,頭也不敢抬的話,她該可避過這場公審。但她,像大部分新生代一樣,勇於(至少在網上)表達自己。

她生於上網多過打電話的年代,隻身寄居於「母親的抉擇」宿舍,網上訴說心路歷程,或許因為悶得發慌,或許有感患得患失,或許源於渴望被明白,被關愛,被支持,更大有可能全部都是,卻被嚇得落荒而逃,短短兩三日內即被迫刪除網誌,閉關自守。否則,網民大概差點就要推出又一惡搞新猷——「浸豬籠」短片,把她置諸死地了!

少女以前所讀的中學校長說得好:「就算幾曳學生都好,你錫佢,佢會知道」,並謂少女願意的話,學校的大門常開。

我為那位校長鼓掌,慶幸教育界未有發表諸如「學生已經離開本校xx個月,本校不宜評論」等怎麼樣聲明,更願校長多走一步,不要只等人家回頭是岸,親自把她帶回校園吧!

阿瑩,祝你同BB好運。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尋找私隱專員

機場阿嬸片段熱爆YouTube--巴士阿叔翻版。當年,陳乙東的風頭一時無兩,大概至今仍在懷緬自己的名言(那句「你有壓力,我有壓力」來得如何氣勢迫人),並對無名的伯樂(那名同車八卦乘客)心存感激!今次,機場阿嬸卻跑到航空公司算帳。 地勤職員把客人的狂態拍下,並讓其公諸於世。航空公司以客為尊,為平息貴客怒火,送商務位賠不是(金融海嘯,賠經濟位反而困難吧?)本是平常不過,卻又留了一條尾巴,叫人狐疑。

據報,阿嬸是不滿其「私隱」遭侵犯而找上門的。一個人在公眾地方的所作所為,別人拍攝下來,是「侵犯私隱」嗎?那末,港台前一哥在銅鑼灣大街大巷被拍下「我為coco拿假髮、coco請妳為我擋」等照片後,何不起訴全港傳媒,而要辭職歸隱?另一邊廂,俊男美女在你情我願、房門緊閉時拍下的私密艷照被肆意盜取傳閱。他們的私隱被粗暴踐踏,卻竟要自認罪人,乞求原諒。這一切,在我看來,是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究竟何謂私隱?社會上,人言人殊,莫衷一是。何以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不發一言?私隱專員哪裡去了?上述社會議題正是帶領公眾討論,讓社會進步的大好契機。即使專員不是詮釋私隱概念的終極權威(大概永遠沒有這樣的權威),唯深化社會對私隱的理解卻是責無旁貸,捨我其誰吧!

不要老是在警方口供紙、醫院病人紀錄四散得隨處可拾時,才發表小學生也會說的聲明——這是侵犯他人私隱的!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宣傳零創意

兩名年輕偶像歌手在東京「斷正」——警方從男歌手物品中搜出大麻。消息傳回香港,又再「斷正」——大麻歌手竟曾在禁毒處的宣傳活動中揚言他自己及他的朋友均從未碰過毒品,並呼籲年輕人切勿跨境濫藥。禁毒處今次自拆招牌的經典示範,要從政府的因循苟且文化說起。

無論是禁毒、滅罪、投票、安全駕駛、愛護牙齒、預防愛滋病,大眾擁戴安全套,抑或熱愛《基本法》,瞬息萬變,但政府的「宣傳」策略卻萬變不離其宗——精裝版會找歌星藝人拍宣傳片或當上「代言人」;平裝版則找來插畫師畫一些小學一年班國文課本內「我的家,有爸爸、媽媽、賓賓和我」風格的圖畫,並以《兒童樂園》字體題上五言絕詩——「創意零意外,悶到人人呆」。

為官之道,不做不錯,少做少錯;講創意,就是把自己放在不確定的位置,初出茅廬亦諳此道,何況老油條?小學插畫配五言絕詩,夠穩陣;明星唱好,夠「入屋」。方程式只要沒有鑊氣,哪理成效,一經採用即被不容置疑地繼續蕭規曹隨。長年累月墨守成規,血肉之軀帶來的眾多變數因而被漠視。

財爺早前的「廣徵民意」系列是少有地起用路人甲乙丙(林海峰除外)的宣傳片。這系列多一點幽默,少一點說教,洗脫些少官味,貼近多些凡人,誠是一大進步。在今次禁毒大使變藏毒少年的教訓後,我希望各衙門能放下既有的宣傳方程式,也可間接支持創意工業這個政府新寵兒。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集體貓哭老鼠

張栢芝小姐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公眾普遍受落,傳媒大喊bravo。她一力承擔——傳媒無錯,網民無錯,報刊讀者無錯。偷窺無罪,傳閱賊贓相無罪,將賊贓相輯印成書發大財也無罪,受辱被虐的反要下詔罪己,自我判監守行為。噢啦啦,何等義薄雲天,卻又顛倒黑白、習非勝是!

張小姐說過去一年,「心裡很難受 」。 試問,如果傳媒沒有不問自取,八卦網民沒有鑑賞過後還要公諸同好,數以百萬人沒有一起「拔刀傷銼」的話,張小姐會難受至此嗎?每個看過賊贓相、現在激賞張小姐勇敢的人,都是「貓哭老鼠假慈悲」,無資格「講公義」——跟陳冠希無異 。但現在,事件中,壞人只有一個,就是陳先生。難道張小姐說事件是集人性的醜陋、自私、偽善之大成嗎?真相,就是沒有讀者,沒有市場。

常說藝人和傳媒的關係互相依存,此時此處此模樣尤其凸顯這種關係吧?

「傳媒冇傷害我哋。」傳媒合該鬆一大口氣吧?從來只有犯人自辯,受害人如此化身控方律師狂插自己,公眾怎能不領情?

再一次,大家「集體欺凌」,卻又齊齊過骨。 張小姐央求「畀我哋女性一個尊重,畀女性一個尊嚴」又可有人聽到?那批淫照可會就此消失於互聯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