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等待中央發落

京官出言踩港捧澳,港人卻出奇地普遍報以點頭認同,活像長年被技安欺凌的大雄,一直有冤無路訴,在極度沮喪洩氣之時,喜獲叮噹在百寶袋內覓得法寶,把技安整治得貼貼服服。剎那間,港人竟跟京官站在同一陣線,同仇敵愾,怪只怪民眾平日的好言相向被當成唱歌、大聲疾呼被貶為噪音。 難得有「高人」公開附和,代咱們發聲出氣,豈不感動?

但這實屬可悲,絕不可喜。 據報,京官明言房屋問題是政治炸彈後,特府在居屋取態上即來個急轉彎,過去N個向居屋說不的理由即不再存在,還趕緊吹風回應京官訓示,說復建居屋有得傾;據說更有人面皮厚厚的補鑊曰,復建居屋研究早已展開,如今只是提早「公布」而已。然而,特區班子如何缺乏管治理念,如何對京官唯命是從,實屬路人皆見。

王主任外交了得,選題(通脹及房屋)計算得準,說話點到即止,這場公關騷贏得民心,卻更叫人心寒。 由此證明,京官一言勝過小城蟻民的萬語千言;也由此路進,小城任何爭議,最終絕非取決民意,而是由京官一錘定音——從今以後,僭建爛攤子如何收拾、劏房(又或者棺材屋)應否予以取締、東隧需否被回購、公立醫院應否限制港人內地配偶來港產子,凡此種種,特區班子可以慳腦筋(反正不多),你和我也可慳番啖氣,就是等王主任下次訪港時,到土瓜灣、海底隧道及醫院產房走一回,靜候其發落,好讓港官執行中央聖旨好了。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生死之後

當年四川地震,一名被瓦礫活埋數日的男孩,獲救後「本能反應」地嚷著︰「我要喝可樂!」連日來支持他撐下去的,或許就是對這一口可樂的期盼。這不得不叫人驚嘆可樂的營銷策略何等「成功」——它不單成為清水的代替品,飲料的代名詞,其重要性還要是給他買可樂的父母家人之上。

在香港,死過翻生、逃出生天的小孩又會嚷著要怎麼呢?

上周末,一名菲傭姐姐帶著6歲男孩上學途中,被旅遊巴撞倒捲入車底。菲傭以血肉之軀擋車護少主送命;男孩則在身受重傷的姐姐懷裡保命,並自行爬出。據報,男孩爬出車底後,反高潮式地哭叫︰「我要返學!」
男童才剛經歷生死一刻,理應驚魂未定,小手冒汗小心卜卜跳(他的嫲嫲被嚇得腳軟至跌坐在旁,要送院治理);況且不顧一切保護他的菲傭姐姐被旅巴輾過後還被壓著,生死未卜,但這一切竟敵不過他「求學心切」!如報道屬實,不知他的父母會否因而感到欣慰——因為事實(多麼希望這只是Discovery Channel節目的實驗)證明他們多年來向小孩灌輸的「讀書很重要」意識非常成功;小孩要上學的決心和毅力或許已蓋過他對死亡的恐懼,更蓋過他對旁人的關心。

在這個事事講求競爭力的小城裡,我們的下一代自小承受龐大壓力,還在上幼稚園時已把九因歌背得朗朗上口,小一已開始教授小二課程。家長怕輸,不停為子女追求更快更先的起步點(或簡稱為「偷步」,貫徹港人座右銘「執輸行頭慘過敗家」也) 。只是,在這條跑道上,只鬥知識,智慧欠奉,何其荒謬。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公務員

曾幾何時,咱們小城以擁有「全球最優秀的公務員隊伍」為傲。回歸未幾,傳說破滅。最初流傳的是「抹黑論」,說空降領導不諳公務員文化破壞規矩,反過來誣蔑盡忠職守的公僕。然而,十多年下來,且不說失言(聖誕權為經典之一)、失職(米老鼠的一億元空凳騷為經典之二)之事多不勝數,就連最基本的廉正誠實也處處失守,火燒連環船式的醜態盡露。
先是人鬼大戰,互相踢爆,但注定是兩敗俱傷。前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葛輝要不是續約不遂,跟常秘謝曼怡關係破裂,大概仍繼續在政府內同流合污—他毋視社聯獲取高分,硬要安排iPROA跟社聯合作,足證其為共犯。政府一方則埋首放風,指葛無憑無證,指控薄弱,企圖轉移視線,卻就是說不明白,何解不按標書條款,把整個項目批予單一最高分機構;又何解謝常秘竟要主動就此區區兩億項目尋求財爺意見,而財爺竟又會毫不避嫌地點名提及單一機構?官僚做事,向來以程序為本,現都改以結果為本,再以程序粉飾了嗎?
另一常秘—謝凌潔貞—更是歪理連篇,公然說謊,且有錄音聲帶為鐵證,實為誤人子弟之經典示範。謝不單確曾提及六四,其演說更是變相叫同學們「做錯事,毋須承擔後果,也不需認錯,旁人更應為罪人而驕傲」。幸好同學們,不分左右校,也有基本的是非判斷,不讓你一言堂大發「國民教育」謬論,實在大快人心。
只是,在問責官員卸責,公僕又誠信崩潰下,如此政府如何管治下去?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中港融合

中港融合無疑是大勢所趨,是好是壞,還得看是從哪個角度而言。對不貴不賣的來說,需求忽然以倍數飆升,只憂貨不夠,不愁客太少,當然是誇啦啦!但隨著大疊大疊「人仔」而來的,還有那些懶理你「怒啤」也繼續插隊高聲大叫「苦糊園」(服務員),以及崇尚隨意自然、遍地讓小寶寶大灑黃金等內地獨有文化。凡此種種,年輕一代尤其抗拒。

也難怪,80後運動,本來就是源自喜帖街、天星皇后的本土身份認同及捍衛運動。這種心態,從根本上改變了香港是移民社會的本質,以至一股腦兒把所有內地人,都標籤為蝗蟲。他們認為,窮的蝗蟲「呃」綜援、搭巴士打尖;富的蝗蟲炒貴樓、奶粉、孕婦床位。總之,就是令香港不再香港。從反高鐵到反港珠澳大橋,正是與這種本土意識一脈相承的。

可是,對80後來說,中港融合是否真的一無是處呢?也不盡然。在爭取民主自由的事業上,便無所謂本土及「外族」之分,彼此反而同仇敵愾,互相為對方掩護!於是這邊廂有「難得胡塗」的塗鴉少女聲援艾未未,那邊廂的茉莉花又聯袂來港參與六四遊行和燭光晚會。即使只是路過旺角街頭、流連時代血拼的,也有機會巧遇遍地寫滿「平反六四」及新民主女神像,倒不失為難得的國民教育機會。

中港融合,令香港更多豪氣豪客;更望中港融合,可壯大追求民主自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