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學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學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垃圾學校

看電視報導小一派位「放榜」,哭者笑者皆非一眾準小生,而是連月忐忑的父母。 抽到心儀學校的,樂不可支,彷彿孩子從此會考十優直升問責局長。小小狀元見狀,也不無感染到一種朦朧的光宗耀祖情懷,反射動作的打蛇隨棍上:買玩具。真有趣,不是電腦隨機抽籤的嗎?沒有付出買甚麼玩具!這個機會主義者還不算厲害,以下這位女狀元才扣人心弦。

當獲悉自己抽中了第一志願,她淡淡然的說:「咁~就唔使入垃圾學校。」說時多麼的發乎自然,臉不紅、聲不顫。

垃圾,如此重的評語。天使一樣的臉龐,咀吧卻說出標籤、中傷、歧視他人的勢利涼薄。其他學校,只不過是較為次選,就是沒有未來、沒有希望的垃圾,跟學習、教育扯不上關係。

拜託,才六歲,肯定她只是鸚鵡學舌,重覆她爸媽日夜的嘮嘮叨叨,而不知其所意。「你如果入嗰啲垃圾學校,你就聽做垃圾。」「你唔想做垃圾,就不要入那些垃圾學校。」彷彿,小生命的一生成敗全繫於此抽籤結果。最終,幸免淪為「垃圾」,也難怪她如釋重負,衝口而出吧?

我覺得挺難過。我們的孩子應該在這種「標籤主義」下成長麼?自由市場經濟思想,基礎就是英雄莫問出處,每個人都可以憑努力「上位」。父母望子成龍,沒有對錯。但是,六歲人兒,還有無限潛能尚待他們自己和我們父母一同去發掘,又何苦太早教他們認命,自視過高又或者焦不起他人呢?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以言入罪

剛收到一封轉寄電郵,邀請加入聲援一位身陷絕境的異見人士。我當下還在嘀咕,又有誰被以言入罪呢?

原來,是要聲援那位在網誌上對四川災民說盡一切涼薄冷血話的中一女生。她連日來在網上世界被圍剿追擊,受盡咀咒辱罵,嚇得立刻刪除有關留言,兼兩次道歉。原諒與否,網民自決吧。 說錯話、冒犯他人、鄭重道歉且收回言論之事,時有發生,談不上什麼「聲援」與否。只是,想不到本應有責任培育小女生的學校也加入戰團,「伸多一腳」記了她大過。

深信言論自由者看不過眼,為女生被學校處分而大抱不平。

小女生留言時大概未想過,其「真身」會被網民們揭得一清二楚。 況且,網誌開檔以來,可能長期處於拍烏蠅狀態,怎料到那些「喃喃自語」居然在大小討論區被翻譯為英語及白話文轉載,兼見於報章,招來如此難以招架的還火!

這場公審,對她來說,應是深刻的教訓-無論是網上或網外,一切言行後果都要自己負責。 才13歲人兒,言論輕率魯莽、價值觀有偏差,被轟得體無完膚後,不正是應由學校伸出關懷之手、循循善誘、導入正軌嗎? 因為她意見另類、得罪人多而標籤她為壞學生、繼而劃清界線,將她進一步懲治,又是否為學生著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