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街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街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租金的迷思

舖租平,是否賣的東西也就額外便宜呢?

審計署的最新報告提供了一個另類角度,探求實情。

根據報告,過萬個政府街市檔位中,只有一成半在交市值租金,整體檔租僅及市值的六成。其中約一成檔口月付少於500元,比新界由農地改成的停車場月租還要平,部分更低至112元! 如要加至市值租,即要加租105倍。(審計報告指牛頭角一街市濕貨檔位,租金為112元,僅是市值租金11,900元的1%。)

如此相宜舖租,本應人人開心(當然除了平白受損的納稅人),但審計署卻揭示平租背後的故事。話說由於檔租遠低於市值水平,檔主把檔位分租,大有可為。審計署抽查在大約50個檔位,即發現近六成的生意,根本並非由租戶自己經營。部分空置檔位更公然張貼告示,招攬經營者。有傳媒致電查詢,檔主也不諱言原租僅幾百塊錢,現索價「合作費」幾千元,讓出位置予有心人。租平,加上近乎世襲式的續租,誘使人分租圖利,坐享其成; 只及市值百分之一的低租,就如這不見得光的勾當一樣,並不會反映在貨品價格上。而納稅人卻為街市營運每年賠上1.6億!

龐大租金補貼,究竟掉進哪個口袋? 小市民又可有受惠於這過億元補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