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黑店

政府要成立私營醫療機構督導委員會,加強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如此煞有介事,就夠惹人生疑。但凡打開門做生意,不該是所有收費都透明的嗎? 收費本應明碼實價,根本不應有些少透明﹑大致透明與非常透明之分。如此大費周章,只是加倍彰顯了其黑箱作業的本質。 醫療程序複雜,用藥開刀均講求精準,但醫療服務的收費表卻往往是出奇地簡單籠統。 病人入院時只獲告知房租若干,醫生診費多少,其他收費最多的「細」項一概隻字不提。小如紗布棉花球就別說了,大至化驗﹑藥物、護士診療、手術室等均價單欠奉。標準服務諸如生仔,亦只有套餐價,無à la carte單項價目可供參考選擇。病人踏入私家醫院,便是肉在砧板上。 今時今日,在茶餐廳加冰、改丁、煎蛋轉炒蛋,每樣加幾錢都白紙黑字,連最會虛張聲勢的樓盤也要開售前發放價單,家居裝修車輛維修全都在動手前先報價,試問香港還有甚麼生意可以埋單計數時方往往給人一個驚嚇? 事前無清楚報價,埋單時亦難得糊塗。才上月,小女兒因氣管問題半夜到一私家醫院求診,一住三天,出院時帳單上只有幾大分項包括膳食﹑藥費﹑醫生費等的收費。院方之能發出帳單,想必清楚掌握每項收費如何計算吧? 但當我要求細列收費時,護士們彷彿如臨大敵,也即顯示大概大部份病人都乖乖付錢出院了事。然而,千呼萬喚始發出的詳細列表,在核對過醫療牌板紀錄後,卻發現是錯誤重重。結果,八大項收費當中,有一半都多收了,合共多收金額約一成。 可憐一般市民未必看得懂牌板紀錄,危急中亦不記得打了幾次針吸了幾次氣,根本就無足夠知識偵察帳單的錯誤,更遑論就錯誤的帳單去對質。據報,衛生署過去五年收到四十三單有關私家醫院收費的投訴。 這些僅是肯費時失事去核帳的個案,背後尚有幾多寃枉錢消失於私家醫院紊亂封閉的行政中? 私家醫院的職責,理應是分擔公立醫院的沉重工作量,為市民提供更佳的服務選擇,卻不知幾時起它們成了無王管的獨立王國,只求不斷擴充生意。只是賺錢也應賺得光明磊落。有價事前不報事後也不列,實有搏大霧之嫌,如同黑店。 (原文於七月二十四日刊登於信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