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火光

過去數天,我們見識了兩岸三地民眾各有不同方法申冤。

在台灣,他們擅長「悲情處理」。那先頭部隊張銘清來探路時早就被推倒地上,竟還被說成是他自己摔倒!不過這只是熱身。一眾綠營人士老早備有汽油彈、炮仗,甚至排洩物侍候。 到主角到來時,甚麼也可以擲,警方的鐵馬防線,鐵騎士照衝可也。警察及民眾同告血流披面……火光熊熊,煙霧瀰漫,拚個不亦樂乎。

在深圳,民怨長期受壓,爆發時,也來鬥個你死我活。一宗命案,家屬把一條屍體抬到衙門前作陳情,且大放炮仗,砸碎玻璃,繼而火燒警車,同樣弄得火光熊熊,煙霧瀰漫……然後,反高潮來了。

香港這邊廂,同樣是火光,但不熊熊,只是點點─燭光晚會!這次並非悼念六四,爭取民主,而是控訴積蓄受騙,要討回血汗錢!有朋友為好事之徒,說著:不是嘛!連被騙財都辦燭光晚會? 可否有點新意?

我倒覺得香港很可愛!市民有甚麼不滿,各抒己見,最多只是口水戰,從不血腥暴力。那平靜優雅的燭光晚會更為香港特色,大概甚麼議題都可派上用場。稍有激烈的行為諸如掟蕉,已足被爭論多時,大做文章。

特區政府實在要好好珍惜這樣的人民素質。香港人是壓根兒的愛和平,不愛暴力;愛和諧,不愛鬥爭。然而,那梳蕉已掟出裂縫——民情要獲疏導,不是被壓制,千萬不要讓那燭光變成熊火。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我倒覺得香港高質素的電視新聞選材也是值得一讚。由於大陸和台灣的行事者都了解,兩地的電視新聞在可能情况下,都盡量拍下當事人激動或激進的一面,使其達到感染甚至挑動觀眾情緒的效果。故位至議員(台灣)等都在鏡頭前盡情表現。

而本地文字傳媒也有此傾向,唯獨是電視的新聞報導大都十分持平,大都是旁述或小量現場報導,絕少像娛樂新聞「杜可風」式的追踨鏡頭向事主拍攝。

這也是我喜歡看本地和一些歐美新聞的主要原因。

Paul Jou 提到...

您好,小弟是台灣人,一直覺的您的blog提供了延伸的視角,讓我有機會能了解香港人的想法。
我想台灣發展至此是可悲的,嗜血的媒體,激情的民眾以及無能的政府....說實在陳雲林到訪台灣不過就是為了馬政府一廂情願式的經濟願景的誇張鋪陳,一項政府早已做好的決定有需要中國大使千里迢迢來到台灣和馬政府一同宣布嗎?看看辜汪會談吧!兩方是在為了自己的國家立場與社會利益折衝,而現在的馬政府到是溫順的被中國摸頭。 也許在香港人看來中國人的到來並沒什麼好大驚小怪,但我想說的是香港與台灣畢竟是處在不同的情況之中,會有今天這樣的衝突與馬政府底下揣摩上意的狗腿官員有絕大的關係,至於馬英九先生更是不用多談了;民主國家有暴力行為是需要被法律約束的,然而如此強力限制人民的聲音與意見倒是從解嚴以來首見的,台灣人民的憤怒是源至於此,至於藍綠的紛爭就只是政客的遊戲罷了,在民主的體制下這些虛耗國家精力的遊戲我也很希望能夠停止,只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對這種對立的政治和誇張化的媒體感到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