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劣質對白  

傳統智慧告誡大家,財不可露眼,以防身邊有人心懷不軌,打自己荷包主意。

但,阿公荷包水浸人人皆知,因此亦引來各路「英雄」排隊提款。

公帑,顧名思義,就是應好好運用在有利於公眾的事上面,亦因此,「英雄」們要為人民爭取什麼什麼時,不論其背後的真正動機,為了出師有名,一般都強忍著唾涎下垂,大義凜然的高呼是為了捍衛「公眾利益」。當然,公眾也者如何介定,可謂人言人殊,拗個天荒地老,最終卻又發現原來是如此人同此心 - 逃不出一個「我」字。我,就是公眾,之一,及最大。

可是近來,人們似乎連嘴角的口水也懶得拿手帕印一下,不加修飾地叫著:「大部分車主也是中產人士,政府既可減紅酒稅,亦應減汽油稅回饋他們」、「政府而家大把錢,點解對家禽業的賠償要捂住個荷包?」、「庫房儲備充裕,理應補貼一眾水深火熱的搵食車主,應付高油價!」

說穿了,其實只是一個理由,「你大把,點解唔分啲畀我?」赤裸裸單刀直入,理直氣壯得再毋須陳情、毋須論點。

也許選舉臨近,「人民英雄」總是避不了上演「拿手好戲」-逼令政府派糖開水喉。 但,即使這是獨沽一味的賣座劇目,觀眾們對劇情還是有要求的,包括層次分明的論據,而不是毫無品味的,「你咁叠水,畀我,我要。」

沒有留言: